打破“写作恐惧”——三年级作文起步指导策略
无锡市新洲小学
华伊文老师
摘要:本文聚焦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学生的“写作恐惧”问题,深入剖析其重要意义、现状,并提出针对性的指导策略。通过趣味引导、分层教学和多元评价等方式,旨在帮助学生打破写作恐惧,构建写作思维,激发创作热情,提升写作能力,为其后续的写作学习奠定坚实基础。
关键词:三年级作文;写作恐惧;指导策略
一、打破三年级作文起步“写作恐惧”的重要意义
(一)启蒙奠基,构建写作思维的“雏形化”
三年级是学生写作思维启蒙的重要阶段,以三年级上册“猜猜他是谁”这一题目为例。在指导过程中,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外貌、性格、爱好等方面入手,逐步构建起写作的框架雏形。如,学生开始思考如何先总体介绍人物,再具体描述其特点,最后通过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。
(二)兴趣激发,点燃创作热情的“火种化”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对于三年级刚刚接触作文的学生来说,激发写作兴趣至关重要。以三年级上册“那次玩得真高兴”为例,当学生回忆起玩得高兴的经历时,充满了表达的欲望。教师在指导过程中,鼓励学生尽情分享,引导学生将这些快乐的瞬间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。有的学生描述坐过山车时的紧张与刺激,有的学生讲述在田野里放风筝的欢乐场景。
二、三年级作文起步“写作恐惧”的现状剖析
(一)教学局限,呈现指导方法的“单一化”
在当前的三年级作文教学中,部分教师的指导方法较为单一,很多教师往往按照固定的写作模式进行教学,如开头如何写、中间部分包含哪些内容、结尾如何总结等。这种模式化的教学虽然能让学生短期内掌握一定的写作套路,但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。例如,在教授写记叙文时,教师总是强调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叙述,而忽略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构思和表达。
(二)学生困境,暴露写作基础的“薄弱化”
三年级学生刚刚从低年级的写话阶段过渡到作文阶段,他们的写作基础相对薄弱。一方面,词汇量有限,常常词不达意。在描述春天的景色时很多学生只会用“美丽”“好看”等简单的词汇,描绘不出春天的丰富多彩。另一方面,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,句子结构混乱。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错别字、语病等问题,如“我去公园玩,我看见很多漂亮的花朵,非常开心我。”语文基础的薄弱使得学生在面对作文时感到力不从心,自信心受挫,进而产生写作恐惧。
(三)评价缺失,导致反馈机制的“模糊化”
作文评价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,但在实际教学中,部分教师对作文评价不够重视,导致反馈机制模糊。教师的评价往往以简单的等级和评语为主,缺乏具体的分析和针对性的建议。学生拿到作文后,只知道自己的作文得了“优”“良”,却不明白应该如何改进。这种模糊的反馈机制无法让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有效的指导,使得学生对写作失去了方向感,进一步加重了写作恐惧。
三、打破三年级作文起步“写作恐惧”的指导策略
(一)趣味引导,实现教学形式的“多元化”
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,打破写作恐惧,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式。以三年级下册“我的植物朋友”为例,教师在教学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物观察。在观察过程中,学生们能够动用五感观察获得直观感受。回到课堂后记录下来,学生面对繁杂的信息不知如何整合时,还可以借助AI软件来辅助梳理归纳,帮助学生快速厘清写作思路。
(二)分层教学,达成能力提升的“个性化”
学生的写作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,因此教师应分层教学,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。以三年级下册“国宝大熊猫”为例,在写作指导前,教师可以通过小测试、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大熊猫的了解程度和写作水平。对于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,教师可以引导从大熊猫的繁殖特点、保护现状等方面深入探究,提升作文的深度和广度。而对于写作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,教师应降低要求,让他们先从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入手,然后再引导添加一些习性方面的内容。在批改作文时,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给予不同的评价和建议,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提升,增强自信心,克服写作恐惧。
(三)多元评价,促进反馈体系的“全面化”
建立多元评价体系,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、准确的反馈,提高写作能力。首先,教师评价要更加细致具体,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进行详细分析,可以先用AI工具快速对学生作文进行量化评估,再结合分析结果进行针对性点评。如“你的作文开头很新颖,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聚焦到大熊猫身上。但是在描述大熊猫吃竹子时,可以再增加一些细节描写,让作文更加生动,比如它的爪子是怎样抓住竹子的,怎样咀嚼的。”其次,要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。自评是对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成果反思的过程,互评则可以让学生从他人的作文中学习优点,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。
结语
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的“写作恐惧”问题不容忽视,它关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。通过分析打破“写作恐惧”的重要意义,剖析当前存在的现状问题,并采取趣味引导、分层教学和多元评价等指导策略,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克服写作恐惧,激发写作兴趣,构建写作思维,提升写作能力。
小学版 | 中学版 | 小记者 | 少儿文学 | 刊物介绍 | 投稿中心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
苏ICP备19038899号-1 版权所有:南京风润桃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