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受诗蕴文化 浸润诗意人生——无锡市新洲小学 佘召丹老师

发布日期:2023-01-09    浏览次数:553


感受诗蕴文化 浸润诗意人生

无锡市新洲小学 佘召丹老师

一直以来,古诗教学都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不敢去触碰的一个领域,究其原因,我想可能有这么三点:其一就是诗人所处的时代和现在孩子的生活年代跨度实在太大,很多诗中的意象比较难理解;其二古诗往往是诗人的随性所感,要让小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,我想的确不容易;最后我想也跟孩子的古诗积累有很大关系。

正因为这样,在统编教材古诗大面积回归的新背景下,在新课程的引领下,我们更要知难而上。古诗教学要想走进文本,但又不局限于文本,这就要深入去挖掘诗歌背后的内涵与独特的文化所在,诗歌的魅力往往在于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,情与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,情恰能称景,景也恰能传情,我想这便是诗的境界。以诗的境界教诗,便是一种诗意语文的境界。如果学生能将来源于生活的诗反哺到现在的生活中,不也正是“高于生活”的一种体现吗?

一、以“读”贯学,诗意逐层浸润

朗读是感受古诗词的一个重要方式,也是古诗词教学的第一法。读的层次、读的内容、读的情感,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。

1. 初读正音,读出节奏

我在教学《元日》《清明》这几首诗时,我指导学生初读是分成这几步来走的:首先借助拼音自由读;然后把诗中难读的字词画出来:屠苏、曈曈日、旧符、断魂、借问、酒家、何处、牧童,指导正音,把这些词都读正确;在前两步的基础上,再进行范读,读出古诗的节奏和恰当的语气。开课的这三步,走得扎实,符合中段学生的学习规律,为后续的美读、想象奠定了基础。

学习诗词,要感受这种音律与节奏之美,唯一的途径只有诵读。只有在诵读中,让诗词通过喉头、唇齿,再进入耳膜,使人真切感受到音律之美,进而步入作者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。

古语云: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。一方面,我们要高度认识“读”的重要性,尤其是古诗词教学,只有“以声传情”的朗读才能避免将优美的古诗词肢解,冲淡古诗词本身蕴含的韵味;另一方面,我们要正确把握教学语境中的“读”,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,不可能“读百遍”,那么,我们要在有限的“读”中“见义”,就要重视过程,讲究策略。所以,读是必然手段,读要聚焦关键,同时,“读”还要生成经验,为下文的教学展开铺路才是教学语境的“读领风骚”。

2. 抓住意象,想象画面

古诗中的意象,也就是寄托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。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言,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,写景,而景物皆是情感的化身。课堂教学中,教师先让学生感知,有“意”之择“象”,意象也。有意为之,流露的是诗人特殊的情感。“这些意象,让学生抓住“意象”这一通往诗人情感的桥梁,为接下来诗歌教学走进“象”中寻真“意”,画下点睛之笔。这个过程感知是起点,体验是过程,美感是终点。而这一笔,着墨恰到好处,浓淡相宜,增之一分则太深,减之一分则无味也。这一笔,是学生初感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第一笔,也是课堂中文化传承的大手笔!

在教学《清平乐•村居》一课时,我精选了伴有溪声的音乐,这样引导学生诵读——

是的,这便是长流的溪,清澈的溪,安宁的溪!眼前这户人家,世世代代与这溪水相伴,他们的日子祥和安宁,其乐融融!词人辛弃疾禁不住内心的喜悦,连用了3个“溪”,让这一切完整而又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,多美的意境!让我们闭上眼睛,一起到那户溪上人家去走走吧——青草铺溪上,锄豆在溪东,卧剥在溪头,这长流的溪水哦,曲曲折折,叮叮咚咚,一年四季,总在潺潺流淌,绵延不息。而住在这里的人家,多么祥和,多么安宁——(学生诵读)。

此时的诵读,我特别要求学生“闭上眼睛”,是希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,放松整个身心,全然进入诗词。在这一刻,他们“忘记”了意象之“实”,在自己的诵读声里,“看见”画面的整体,听见溪水的叮咚、翁媪相媚好的吴音,甚至小儿的笑语、鸡鸭的欢叫,一个宁静安详、其乐融融的农村家庭真切地呈现于每个学生的想象世界。

这一刻的诵读,不是粗浅的感觉,更不是理性的认知,而是一种生动的、热烈的、深刻的生命体验。这种体验,是经由喉舌唇吻的生理性运动,将学生对诗词意象的感觉认知,对诗词灵魂的领悟直觉表现出来。在这一刻,诵读成为一束光,霎时照亮、融通了学生与古人的精神领域,他们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,彼此映照,不分你我。在这一刻,意象如盐入水中,无迹可寻,却又与诗词意境、意蕴一道,在学生的诵读中得到深化、升华。在这一刻,意象“溪”犹如《桃花源记》中的山之小口,经由这一小口,我们得以走进《清平乐•村居》的创作大图景,走进辛弃疾死而后已的家国大情怀。

3. 走进意境,感悟诗情

朱光潜先生曾在《诗的境界-情趣与意象》中写道:“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,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,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,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,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。”

古诗词中蕴含的意象比较多,比如“月”,“月”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母体意象。中国人在诗词中读到“月”,就容易联想到家,生发对亲人的思念。“月”之所以能成为分隔两地的亲友寄托思念的意象,是生活常识发挥的作用。天下共月,千里同辉,这是生活经验。白居易的“共看明月应垂泪,一夜乡心五处同”,张若虚的“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”,苏轼的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这些名句,都写了时空共享的“月”的意象。“月”这一分离异处的亲朋共享的物象,自然易成寄托相思的媒介。如《古朗月行》与《静夜思》中的“月”。

我国学者王立在《心灵的图景-文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》一书中指出,“意象是文学作品的构件,从历史文化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考察,意象可以视为文化与心理的载体”。明白这个道理,读者就可越过自然之物“梧叶”,进入“历史文化与社会心理”层面对诗歌进行更深入的评析,这样就可能更贴近诗人的“文心”。古诗词中,“梧桐”“梧叶”是典型的“文化与心理的载体”,有很多相对固定的“历史文化与社会心理”意义。其中,“悲秋言愁”就是其常用义之一,且这一意义由来已久。宋玉《九辩》中的“悲哉,秋之为气也”,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悲秋传统,描写萧瑟的秋景的就有“白露既下百草兮,奄离披此梧楸”。梧桐叶落成为秋的象征。到中唐、南宋,国势颓落,盛唐、北宋时期那种张扬外放的气象已不再是时代主旋律,诗人转向内心,退缩内敛、浅吟低唱成一时风气。晚唐孟郊“梧桐枯峥嵘,声响如哀弹”便是一个例子。南宋时,则更普遍。唐后主李煜的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”为人熟知;李清照的“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,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”最是梧桐与秋、与愁相连的名作。

再例如教学《元日》《清明》中,课堂上我用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想象细节,丰富诗歌呈现意象构成的画面,为学生走进意境提供“支架”:全家相聚的画面,贴春联的情景,“家人在一起时会说些什么,做些什么”,配以有爆竹声的喜庆音乐,让学生联系生活,展开想象,充分感受《元日》的感情基调-“暖”。在教学《清明》时,引导学生想象“雨纷纷”的画面,“看见”孤独的行人,不用多言,诗人那种“断魂”的心情便已油然而生,正所谓“此中有真意,欲辩已忘言”。当我引导学生把诗歌中一个个意象集中起来,构成一个个统一的、整体的画面时,学生也就完成了感悟诗歌意境的全过程,真正走进了诗歌作品所呈现的境界。在此基础上,配乐读,师生合作读,自主读,直至最终熟读能诵。孩子对诗意的理解,对诗情的感悟,对意境的向往,全在这一咏三叹的一次比一次更深入的朗读当中体现出来了。

教学最妙之处在于我的教学没有生硬解释意象、意境的抽象概念,而是牢牢扣住了课标对中段诗词教学的要求: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,展开想象,领悟诗文大意。一切均在读中渗透,读中晕染,读中感悟,读中升华。既符合中段学生认知的规律,又为高段诗词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整个教学在形式多样的反复诵读当中,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。温儒敏先生曾说过:“古诗词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反复诵读,读得滚瓜烂熟,而不用过多的阐释。”这节课,老师就这一观点给我们做了教科书般的示范。

二、整合拓展,感受传统文化

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。我们的教育、教材、教学承担着这样的任务。元日、清明都是传统节日,我也用这两首诗把“文化”植根于学生的心中。开课以篆体“节”字引入,并出示武汉大学卢烈红教授的相关阐释,使学生了解“节”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的意义,深入了解“节日”作为每年的时间节点这一传统意象,对接下来的诗歌学习先行建立了基本的意识概念,打下了传统文化学习培养的基础。课后结语“节日就是让我们在忙碌的工作、紧张的生活当中放松下来,让我们回顾过去,展望未来。”这样的前后呼应别具匠心,学生在学习完两首古诗之后,了解了中华的传统节日,铺开了传统文化的底色。

再如,在教学《元日》时,对春联也进行了拓展,让学生了解了春联的文化,感受到春联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心愿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生领略到春联对仗工整的特点,并通过看上联选下联,在“百对万、年年好对步步高、九州对四海”等饶有趣味的训练中,推动了语感的发展,也培养了对春联的浓厚兴趣。也许课后放学回到家,孩子们会迫不及待地看看自己和邻居家门上那些未褪去的春联呢。

又如,在《清明》一诗的学习中,让孩子们讨论清明人们的活动,“不管是扫墓还是踏青,一家人总要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”。孩子们体会到在家家团圆,或怀念逝者,或踏青享受春景的节日中,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内心感受。这一环节,学生既了解了传统节日“清明”对中国人的特殊意义,又能与诗人共感,深入地了解诗歌的情感世界和诗人的精神世界,从而更加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。

古诗教学,作为教者也应如诗,自己也应是课堂中的一种“文化”。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诵读,循循善诱的引导,并且善用音乐来推动课堂的氛围,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,让学生沉浸在诗意语文特有的氛围中,感受到诗意的晕染。

三、春风化雨,浸润诗意人生

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说,“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好奇心、求知欲,发展学生的思维,培养想象力,开发创造潜能,提高学生发现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”①.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建议部分,还提出“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,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,加深理解和体验,有所感悟和思考”,要“拓展思维空间”。再考虑网络时代的今天,语文课程与教学“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”也是课标的主张,应让有条件的学校或学生通过互联网去探究一番。更重要的是,引导学生这样学习,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。

“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”诗歌教学应注意抓住字词句,再辅之以必要的方法,领着学生透过字词句,走进诗歌的情感深处领略一番,玩味诗歌的妙处。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、诗歌鉴赏能力、批判性思维等语文核心素养,就慢慢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起来了。

课堂上让学生们交流并讨论“节日对于人们的意义”,并做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总结:节日,是让我们放下忙碌、团聚交流;节日,是让我们回忆过去、珍惜当下、展望未来。在这样的教学下,这两首诗歌如清泉荡涤着孩子们的灵魂,如流水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;这两首诗歌给予学生动力,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;给予学生启迪,让生命充满人性的光辉。这样一来,整个课堂教学,从知识到能力,从书本到生活,从大脑到心灵,显得丰富而充盈。

王崧舟先生说:“所有的诗歌最终都要回到学生的身上,所有的诗意最终都要滋养学生的生命”。我们只有以诗歌的方式教学诗歌,把诗歌原汁原味地呈现给了学生。也许在某个春节,在全家一派喜气洋洋的氛围当中,孩子们会不禁想起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”;而在心情阴郁,想要解忧的时候,会不禁吟出“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”。这可能就是我们学习诗歌的终极意义。

读者调查表

《少儿文学》需要您的意见收到反馈后,本刊将赠送精美礼品一份。

杂志订阅

《少儿文学》

好报刊与好朋友分享

 

小学版 |  中学版 |  小记者 |  少儿文学 |  刊物介绍 |  投稿中心 |  联系我们 |  网站地图 
苏ICP备19038899号-1  版权所有:江苏美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