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话,让童心诗意地栖息——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 陈陆云老师

发布日期:2023-01-09    浏览次数:442

童话,让童心诗意地栖息

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 陈陆云老师

童话,如湛蓝的天空上飘着棉花糖般的白云,又如微亮的晨曦下刚刚爬上叶尖的璀璨露珠。它通过奇妙的想象,塑造真善美的人物形象,来表现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自由向往。童话是陪伴儿童长大的童年,是成人心中永远的乌托邦。

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:“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,欣赏富有童趣的语文与形象,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,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,发展想象力。”

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,学习语文要素“感受童话的奇妙,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”,写作要素“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”,通过阅读三篇童话故事,感受童话故事的奇思妙想,能借助熟悉的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,教学目标与课标要求明确一致。那如何开展教学呢?

破题布新,让故事重启

    每个故事都有一个结局,而每个结局都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。以《龟兔赛跑》为例,这是个耳熟能详的故事,学生在新编故事的时候,要了解故事前情。对故事结局进行预测,给乌龟和兔子的结局进行设想,就能有四种不同结局:乌龟和兔子都赢或者都没赢,乌龟赢或者兔子赢。又如《坐井观天》结局猜测青蛙是留在井底还是出了井。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中一个结局,进行情节的改编。故事是已有的,想写出新意,必须先“预测”结局,让故事重启。

玩转情节,让续写有趣

    山穷水尽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行路艰难曲折才能找到别样的美丽,要想让故事写的有趣,需要一波三折的情节,才能引人入胜。在自然环境中开始故事,在人物合作中发展情节,在巧借工具中克服困难,在思想改变中升华人物。如《龟兔在赛》中,经过合作讨论出很多情节,路遇不测,急中出错,遇到诱惑,借助工具,赛程变化等,选择一个情节进行有意义的编写,让小故事拥有大道理。兔子可以是脚踏实地的,也可以正视诱惑,乌龟也可以是三心二意,骄傲自大。让主角有了与众不同的遭遇,故事就会变得更有趣。

细节描写,让人物鲜活

    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,故事中人物形象要有创新,就需要通过人物的语言、动作、神态、和心理等方面表现出来。所以我们在想象故事时,要把自己当成故事人物,调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,去表现。如《龟兔赛跑》中,通过乌龟和兔子在同一赛道中的不同变化来写,形成鲜明的对比。当面对一条清澈的小河,乌龟喜气洋洋,心想:小河是我家,过河不用怕。而兔子紧皱眉头,急得在河边直跺脚。通过神态、心理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的不同之处,这样就可以将故事写得更引人入胜。

运用想象,让表达生动

好的故事离不开生动的描写。丰富的想象可以让童话中的人、事、物更有趣,令人喜欢。拟人化的人事物要会说,会动,我们在描写时可以从形态、颜色、动的姿态等方面结合自己喜欢、熟悉的生活经验,进行不同想象。同时恰当运用比喻、拟人、夸张等修辞方法,是为提高表达效果,使语言表达鲜明、生动。如《坐井观天》中青蛙出了井后愣住了,静态上可以想象“它从未看到这幅美景,像一根木头站在那,外面五彩缤纷的色彩把它迷得已经动不了”,也可以在动态上想象“它高兴地跳来跳去,呱呱地叫着我出来了,我出来了!”

结合第八单元三篇童话,我们也能从中找到借鉴的方法:

连环修辞《海的女儿》多处运用连环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,如“水是那么蓝,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;又是那么清,像最明亮的玻璃”,从水蓝和清的特点来描写海底的景色之美。通过连环的比喻抓住事物的不同,写出事物的不同特点,给人以强烈的美感。

鲜明对比:《巨人的花园》中找到花园发生变化和巨人变化的关键语句,来体会巨人的形象。巨人回来前,花园美景如画;巨人回来后,高筑围墙,美景不在;孩子回来后,花园恢复美丽,通过对比,突出矛盾双方最本质的特征,使形象更加鲜明,从而点名文章主旨:孩子是最美丽的花。

自语式独白:自语式独白是心理描写的一种形式,即自言自语,独白坦露,是内心独白的一种表达方式。《宝葫芦秘密》用较多的笔墨去描写王葆想拥有一个宝葫芦的想象,从第一人称出发,直接表露自己内心活动,“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,我该怎么办?我该要些什么?”

在阅读和改编童话故事中,我们会感受童话的奇妙想象,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,会实现对自己的自我认识。按自己的想法新编童话,通过设想结局,改编情节,重塑人物形象,创编故事。正如单元导读所说的“奇妙的童话,点燃缤纷的焰火,照亮我们五彩的梦。”童话,是孩子编织五彩的梦,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,就让童心在童话里里愉快地、诗意地栖息吧!

读者调查表

《少儿文学》需要您的意见收到反馈后,本刊将赠送精美礼品一份。

杂志订阅

《少儿文学》

好报刊与好朋友分享

 

小学版 |  中学版 |  小记者 |  少儿文学 |  刊物介绍 |  投稿中心 |  联系我们 |  网站地图 
苏ICP备19038899号-1  版权所有:江苏美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