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影戏—光影下 传承的华夏韵味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    浏览次数:20

自我介绍

  大家好,我是来自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五年级(5)班的李可心。我兴趣广泛,既能伴着旋律翩翩起舞,也能用画笔勾勒多彩世界,不过我最爱的还是看书,在书里探索未知,汲取知识。我性格开朗,喜欢交朋友,也热衷于帮助他人。在学校,实践活动我从不缺席,作文比赛也积极参与,还多次获得不错的奖项。“星光不负赶路人”,未来我会继续加油,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!


习作展示


皮影戏—光影下传承的华夏韵味

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 

五(5)班 李可心


 一个宁静的傍晚,我在院子里乘凉,奶奶聊起村里有位技艺高超的皮影戏老爷爷。那神秘的皮影戏瞬间勾起我的好奇,我激动地央求奶奶第二天带我去看,奶奶笑着答应了。
  第二天,我早早起床,满心期待。皮影戏舞台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,四周挂满彩色灯笼,给现场添了几分神秘。台下已有几十位观众,大家都兴奋地讨论着,像孩子一样期待演出开场。
  演出开始,首先是《西游记》里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片段。孙悟空手持金箍棒,脚踩筋斗云,威风凛凛。他施展七十二变,一会儿变作小鸟,在空中灵活穿梭;一会儿变成小鱼,在水中自在游动;一会儿又化作房屋,稳稳伫立。二郎神也不示弱,紧追不舍,双方你来我往十几个回合,难分高下。台下观众看得目不转睛,时不时发出阵阵惊叹。
  随后,《武松打虎》、《宝莲灯》等剧目轮番上演。皮革制成的人物在灯光映照下,一举一动、一颦一笑都活灵活现,我完全沉浸在这精彩绝伦的表演中。
  演出结束,我按捺不住好奇来到后台。一位老爷爷正在整理道具,他既是皮影戏的忠实粉丝,也是一位匠人。他笑着问我:“小朋友,想不想学皮影戏? ” 我用力点头。老爷爷热情地介绍起来:“皮影戏也叫‘影子戏’‘灯影戏’,用兽皮或纸板制作人物剪影。制作时,先把身体各部分裁好,再缝接起来,装上翎管,套进竹签棒,一个皮影就完成了。” 我惊叹道:“原来制作这么复杂! ” 老爷爷却无奈地说:“现在娱乐方式多了,愿意看皮影戏的人越来越少了。”
  听了老爷爷的话,我心里很不是滋味。皮影戏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,不该被遗忘。我暗自下定决心,要从自己做起,深入了解皮影戏,学习这门技艺,向更多人宣传,让皮影戏在新时代焕发光彩。

  皮影戏,这颗镶嵌在中华大地上的璀璨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保护并传承它,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。让我们一起努力,让这古老的艺术被更多人知晓,继续承下去 。


 指导老师:曹欣冉

发表于《少儿文学》总第675期08版


上一篇:我的老师
下一篇:西夏陵怀古文赋

读者调查表

《少儿文学》需要您的意见收到反馈后,本刊将赠送精美礼品一份。

杂志订阅

《少儿文学》

好报刊与好朋友分享

 

小学版 |  中学版 |  小记者 |  少儿文学 |  刊物介绍 |  投稿中心 |  联系我们 |  网站地图 
苏ICP备19038899号-1  版权所有:南京风润桃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